泉州中山路普查建档工作启动 750处骑楼将有“身份证”

市区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启动——
750处骑楼将有“身份证”
位于中山路的身份证“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旧址
核心提示
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泉州骑楼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中山作启市区中山路,是查建我国现有保存最完整,也是档工动处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身份证《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施行后,泉州骑楼鲤城区正式启动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中山作启全面梳理中山路骑楼建筑基本信息,查建建立保护档案,档工动处实行动态管理,身份证为今后的泉州骑楼建筑保护修缮提供实时动态信息。□记者 殷斯麒 通讯员 朱莹 庄阳 文/图
全方位采集数据 建立抢救性保护建议名录
“中山路有差不多750处骑楼建筑,中山作启目前我们第一手资料已经收集到了。查建” 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信息所工程师曾桂林告诉记者,档工动处目前正在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将进入第二轮调查,对重点建筑进行深入调查。
本次普查建档工作主要对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责任人、产权情况、使用现状、修缮加固以及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等信息进行记录。普查时,工作人员会通过测绘、摄影等方式对建筑方位、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等数据进行采集,做到真实完整、全面客观地反映骑楼建筑保护状况。
据了解,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预计在年内完成。下一步,鲤城区还将开展新一轮的历史建筑认定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历史建筑进行现场复核、复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形成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对历史建筑价值高,但保存状况不佳、房屋整体出现险情的,建立抢救性保护建议名录。
追溯历史原貌 让骑楼建筑信息更加完整
位于中山路355号的“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创办于上世纪40年代,是泉州书香世家陈盛明兄弟从事南洋、台湾及闽南地方史问题研究的图书资料机构,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曾经的资料馆已于1946年迁往厦门,而位于泉州中山路的这处建筑遗址依然完好保留下来。在住户李先生的带领下,鲤城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以及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走进建筑内部,仔细查看了建筑现状,了解房子的产权归属、保护修缮等方面情况。
拱券、罗马柱、花砖、山花墙……融合中西方建筑元素的骑楼建筑饱经岁月风霜却光彩依旧。“中山路是古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也有义务进行维护。”近几年,李先生和家人也通过在屋顶做防水等方式,对房屋进行加固,及时修复老化部分。
“我们会对骑楼的建筑、文化、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现场考察。”曾桂林介绍,在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中,会先通过社区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再通过现场调研以及和业主座谈等方式来收集、充实骑楼建筑的信息。“因为有些建筑历史久远,我们也会访问一些专家、老者,通过各种手段来收集资料,让录入的建筑信息更加完整。”
中山路经历近百年的风雨,承载了泉州人重要的城市记忆。目前,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正在有序进行中,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这条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建筑精华的老街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关文章
- 闽南网7月22日讯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记者 林莹莹 连培煌 文/图)7月21日下午,2019泉州少儿艺术盛典第三场在泉州市丰泽区新华都东海湾生活广场一楼中庭圆满举行。三场活动共吸引近12025-10-11
- 中央气象台10月8日0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来源:中央气象台2025-10-11
- 本报讯 记者 林铭珊)“以前要来回跑三四趟,今天交房就领证,真是方便。”25日,泉州市区宝洲壹号院小区,查房确认后,业主吴小姐在小区内就拿到了不动产登记部门颁发的不动产权证书,2025-10-11
- 进入秋天,世界渐渐安静下来。街道上的叶子,褪去明亮的绿,一片焦黄与赤褐成为主色调。太阳的金光,也不再刺眼,而是多了几分暧昧的柔和。而衣着,也进入复古色的季节,好比复古红,与人们内心沉静的心绪,恰好呼应2025-10-11
- 来源:粤TV【#湛江市民拍下台风眼中心出太阳#】10月5日14时30分左右,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处于台风眼区,呈现短暂平静,甚至还出了太阳。湛江天气表示,这是因为台风眼经过区域风雨较小。但眼区的平静是短2025-10-11
- 今天安排的是北方姐妹催了好久的内搭篇。我觉得内搭是真的不用买新的哈哈哈,你们看了就知道我什么意思了。和我一样身在南方的姐妹们,夏天的各种漂亮小吊带还可以接着穿一段时间哦。你能想到的各种外套,吊带都能完2025-10-11
最新评论